中醫治療坐骨神經痛(二)

       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。坐骨神經痛是指沿著坐骨神經─即腰、臀部、大腿後、小腿後外側和足外側發生的疼痛症狀群。任何對坐骨神經線構成壓力的因素都會產生坐骨神經痛。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起因:腰椎間盤突出、梨狀肌緊張、骨刺、椎間管道收窄等。

     診斷要點

      1.有長期的反覆腰痛病史,或長久的體力勞動,常在一次腰部損傷或彎腰勞動後出現急性疼痛,並有腰肌痙攣,腰椎活動受限,椎間盤突出部位的椎間隙,可能有明顯壓痛和放射痛,多為腰椎間盤突出。

      2.多發生於中年男性,病初常有間歇性跛行,行走後下肢痛加重,但彎腰行走或休息後症狀可稍微減輕或消失。

      3.因感染、中毒、營養代謝障礙或受寒等因素發病。一般起病較急,且受損範圍常常超出坐骨神經支配區域,感覺整個下肢無力、疼痛、輕度肌肉萎縮、除了跟腱反射(Achilles Reflex)外,膝蓋反射(Patellar Reflex)也常減弱或消失,常被疑似為腰骶神經根炎。

    針灸治療

     中醫的治方式則先辨別,是哪一經絡受邪,即「辨証論治」, 再進一步「對症下藥」,例如:以腰臀部疼痛,沿著疼痛循行的位置,來診斷受邪經絡之不同。又以疼痛的的特點來區別風寒濕邪,如風邪勝則疼痛呈遊走性;如寒邪勝則疼痛劇烈;如濕邪勝則麻木酸重。

      經言:「經脈所過,主治所及」,治療坐骨神經痛以針灸療效較佳,若再以藥物輔助,效果更好。

     常用穴道

     1.環跳穴,為下肢運動的樞紐。本穴能疏通經脈,活血通瘀,逐風散寒。

     2.秩邊穴,本穴能疏通經絡,強健腰膝,調理下焦的作用。治療坐骨神經痛,效果頗顯著。

    3.陽稜泉,本能治全身之筋病,調理臟腑氣血,舒筋利節。

    4.昆崙穴,本穴能疏通經絡,宣導氣血、舒筋止痛。

    5.腰夾脊,本穴能疏通經絡,調血氣血,激發督脈與膀胱經之經氣。止痛效果顯著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網絡整理


Related articles


Write a comment

Comments: 0